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,“六险两金”逐渐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福利。本文将从构成、作用、权益保障及实用建议等角度,为职工提供全面解析。
一、六险两金的构成与核心作用

六险两金在传统“五险一金”基础上,新增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,形成更全面的保障体系:
1. 基础五险一金:
养老保险: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,保障基本生活。
医疗保险:报销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,减轻医疗负担。
失业保险:失业期间提供生活补助与职业培训支持。
工伤保险:覆盖因工受伤或职业病的医疗费用与补偿。
生育保险: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并提供产假津贴。
住房公积金:支持购房、租房及装修,享受低息贷款。
2. 新增补充保障:
补充医疗保险:覆盖基本医保未报销部分(如起付线以下费用、自费药品),最高可报销90%的门诊费用。
企业年金:企业与员工共同缴费的补充养老保险,退休后可领取“双份养老金”。
作用对比:
| 保障类型 | 核心功能 | 是否强制缴纳 |
|-||--|
| 五险一金 | 法律规定的职工基本权益 | 是 |
| 补充医疗保险 | 弥补医保缺口,降低自费负担 | 否 |
| 企业年金 | 提升退休生活质量 | 否 |
二、六险两金的缴费规则与使用场景
(一)缴费比例与责任划分
1. 五险一金:
按地区规定基数缴纳,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(如养老保险:企业20%、个人8%)。
公积金缴费比例一般为工资的5%-12%(企业与个人同比例)。
2. 补充医疗保险:
企业可全额承担或与员工分摊,缴费上限为企业工资总额的4%。
3. 企业年金:
企业缴费≤工资总额8%,企业与员工合计≤12%。
(二)使用场景与报销流程

1. 补充医疗保险:
适用场景:门诊未达起付线费用、自费药品、住院自付部分。
报销流程:
基本医保先行报销→凭分割单和费用单据→补充医保二次报销。
2. 企业年金:
领取条件:退休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、出国定居或身故继承。
投资归属:个人缴费部分及收益始终归属个人;企业缴费部分可约定归属年限(最长8年)。
三、职工权益保障与常见问题
(一)权益保障要点
1. 强制性与自愿性区分:
企业必须缴纳五险一金,否则属违法行为;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为自愿福利。
2. 缴费基数核查:
企业应按实际工资确定缴费基数,不得擅自降低比例。
3. 维权途径:
若企业未足额缴纳五险一金,可向当地社保局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。
(二)常见问题解答
1. “六险两金”是否影响到手工资?
五险一金和补充保障均在税前扣除,减少个税缴纳,实际增加隐性收入。
2. 换工作时企业年金如何处理?
新单位有企业年金的,可转入新账户;若无,可暂由原机构管理。
四、实用建议:如何最大化六险两金的价值
1. 求职选择:
优先选择提供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企业(如国企、大型民企)。
面试时主动询问福利细节,如补充医保报销范围、企业年金归属规则。
2. 合理利用补充医保:
保留所有医疗单据,及时申请二次报销。
关注企业是否覆盖子女医疗(部分企业允许为子女投保)。
3. 规划企业年金:
若计划长期就职,选择高企业缴费比例的年金方案。
定期查询年金账户的投资收益,必要时调整投资策略。
4. 定期核查社保记录:
通过“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”或地方社保APP查询缴费记录,确保无漏缴。
五、未来趋势与政策展望
随着老龄化加剧,长期护理保险(“第六险”)试点逐步扩大,未来可能纳入“七险两金”体系。职工需关注政策动态,及时了解新险种的覆盖范围与报销规则。
总结:六险两金是职工福利的重要延伸,理解其构成与使用规则,不仅能提升当前保障水平,还能为退休生活提供额外安全垫。职工应主动维护自身权益,善用企业提供的补充福利,实现个人与家庭的长远利益。